top of page
物理治療師
Brian Chan.JPG

Brian Chan 陳啟彬

  • Whatsapp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香港理工大學 物理治療學碩士
Master in Physiotherapy (HKPolyU)

香港物理治療學會認可 現代針灸學文憑
Diploma in Modern Acupuncture (HKPA Accredited)

跑手,教練和物理治療師。
這都是我的角色。

過去身為跑手,期望勇攀高峰,走上頒獎台和排名榜,總是不知疲倦地追逐尋求突破和進步,終有幸成為港隊代表。

退役成為教練,點一盞燈,燃亮他人,明白到教學相長,人人獨一無二,需要因材施教。

進修當上治療師,肩負著協助傷患重投生活及賽場的使命,更令我讚嘆身體結構的奇妙。很榮幸可以加入SPACE,繼續探索治療的真諦。

我深信生物力學的仔細分析及對症下藥的矯正運動,是解決痛症根源的辦法,也是釋放運動員潛能的鑰匙。

無論是哪一個身份,對我來說,都是在追求一個答案-如何變得更好,做到屬於自己的Personal Best。

無論你的願景是遠離痛楚,還是在運動場上表現得更好,我都很樂意分享一路上的經驗和知識,希望可以與你一齊走上這條PB之路!

 

Justin Ip.JPG

Justin Ip 葉銘承

  • Whatsapp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註冊物理治療師
Registered Physiotherapist

香港理工大學 物理治療學(榮譽) 理學士
Bachelor of Science (Hons) in Physiotherapy (PolyU)

香港理工大學 運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
Master of Science in Sports Physiotherapy (PolyU)

Identify the problem, structure the problem, develop a solution.

發現問題,分析問題,找出解答。

Denny Kam.PNG
Denny Kam 金敬天
  • Whatsapp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註冊物理治療師 Registered Physiotherapist
香港理工大學 物理治療學士 BSc (Hons) in Physio (HKPolyU)
香港中文大學 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碩士 MSc (CUHK)

初中時,發現有脊柱側彎,之後苦受背痛困擾,被逼放棄熱愛的運動訓練。

大學後投身醫護,走訪不同國家,學習各樣療法,希望融會貫通,幫助自己之餘,也可以祝福患者。

最後發現單靠一人之力難以解決所有患者的問題,決定創立SPACE運動矯正,聯同不同學派的治療師和教練,互補長短,集思廣益,為每個患者找出身體問題的根本源頭,訂造可行的自救方案。

Jack2.jpg
Jack Lee 李啟翔
  • Whatsapp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香港理工大學 物理治療 學士 (BSc Physio)

香港理工大學 物理治療臨床導師

是治療師、是導師、也是學師

大學畢業後,有了基礎知識,需要臨床經驗。

有了經驗,發現頭痛不一定醫頭、腳痛不一定醫腳,所以去了不同地方,學了不同療法,只求釐清痛症因果。

在學習途中,遇上了很多治療師,相互交流、彼此切磋,找到了身體的地圖,開始融會貫通。

Space運動矯正代表著希望
如果你會尋根究底,決心處理自己的痛症
我們有身體的地圖,可以追溯問題根源。
我們對人體動作的理解,可以令你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身體。
這是治療,同時亦是教育。
自己身體,需要自己去救。

Jeffrey Leung.JPG
Jeffrey Leung 梁顯揚
  • Whatsapp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香港理工大學 物理治療學碩士 - - Master in Physiotherapy (HKPolyU)

香港物理治療學會認可 現代針灸學文憑 Diploma in Modern Acupuncture (HKPA Accredited)

中學時,代表香港排球少年隊,亦是前本地排球甲二聯賽運動員。曾夢想成為職業球員,為香港踏上奧運舞台,突破一個又一個的界限。但早年不斷受密集的訓練而帶來的膝傷和膊頭痛困擾,使運動表現每況愈下。對運動員面對傷患而不能夠更上一層樓感同身受。

聖經馬可福音8章22-25節講述耶穌觸摸了一個天生瞎眼的人的眼睛, 那人的眼睛就看見了。不單單是身體上的醫治,並且讓那人重新得著生命的希望和尊嚴。

這段聖經故事讓我立志要成為一個醫者,與受傷患痛症困擾的人同行,幫助大眾看見希望。在人是不能,在神凡事都能。

成為治療師後,在不同技術的進修上發現人體非常奧妙,痛症的構成都有著不同原因。很有趣的是除了長期傷患引致身體力學的改變外,有時內臟或情緒也可能是痛症的起因。透過細心觀察,檢查,將根源問題找出,方能制定自救方法,遠離痛症傷患,解鎖身體潛能。

飛仔願意同力同行,一齊突破自己,重見希望!

Christina Wong.JPG
Christina Wong 黃婉怡
  • Whatsapp

註冊物理治療師
Registered Physiotherapist

香港理工大學 物理治療學士

BSc (Hons) in Physio (HKPolyU)

從小, 運動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。 熱愛運動的我,即使我不能成為專業運動員,但我希望成為他們背後的人。或者是有不同問題的人,例如痛症或肌肉骨骼問題, 我希望可以幫到他們康復, 再而變得更強壯,能做到日常生活熱愛的事。這就是我想成為物理治療師的原因。

我們是我們身體的主人。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身體,身體會反映出來。久坐缺乏運動的香港人常常會出現不同的痛症。我相信運動是最好的藥。我希望可以找到最適合你的運動 (藥)。

Let’s get our body moving!

bottom of page